传媒大眼导读
怀旧的青春电影,以其独有的镜头语言,让人轻易就咂摸出一股忧伤的味道。说被“消费”有些市侩,说到底还是满足了多数人对美好过往的一份情感和心理需求。
作者:二月二的二
来源:传媒内参-传媒大眼
又是一年毕业季,校园、青春、栀子花,宛若一股清风飘过。
青春是什么?油腻大叔说,青春是用来缅怀的!年轻人说,青春是用来飞扬的!电影人说,青春,是用来消费的。
就像大银幕上那些永远在怀旧的“梗”,电影人用了几十年且屡试不爽,难道就真的这么放不下?
无意识的集体怀旧,泛滥了谁的年华?
毕业季到了。
正像电影《谁的青春不迷茫》里所说的那样:青春,就是这种东西。无论岁月如何改变,青春都以某种亘古不变的姿势存在,在不经意的时候会提醒你青春就在这里。无论世事如何动荡和变迁,保持最内心的那份无知、单纯、善良,因为那才是最好的我们。
有网友说:“有什么观众就有什么电影,我们这一代的关键词就是‘奋斗’,在‘奋斗’的夹缝中生存的人都非常怀念学生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这是一种看不见的消费刚需。”
2011年上映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应该是华语电影中青春题材的扛把子。作为编剧的“九把刀”,给出了一个绝好的故事,不像有些编剧是真的酷爱“刀子”,不搞点残酷青春故事,不堕胎、不三角恋爱就不符合常理一样。
令人欣慰的是,“九把刀”的青春故事里却没有刀子,而是只有那些懵懂的、美好的爱情。很显然,《那些年》中有着明显的私人电影的印记,用影评人的话说就是“单纯的萌动在一部电影里,导致这部电影非常之简单”。恰如高手过招,九把刀一心扑向了爱情,把全力放在了最后十分钟,然后一击必中。
这部电影究竟有多成功?在香港,影片上映结束后观众自发起立鼓掌,掌声此起彼伏,口碑一路飘红的同时,更是在2011年12月31日一举打破周星驰在香港创下的影史票房记录,轻松登顶。至于该片能够获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九把刀”描绘的青春时代的想法、行为,和两岸三地的青少年的真实生活都是吻合的。占座、暗恋、摸底考试、高考……仿佛这一切就是我们的过往。大家都在电影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这也证明了青春怀旧电影的巨大影响力,基本可以实现老少通吃的效果。
怀旧的青春电影,以其独有的镜头语言,让人轻易就咂摸出一股忧伤的味道。说被“消费”有些市侩,说到底还是满足了多数人对美好过往的一份情感和心理需求。
《致青春》虽好,却已是这一类型片的强弩之末
真正让青春片市场暴热的,是2013年上映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是赵薇作为导演的处女作。7亿元的票房成绩,确实让当时的众多影业公司感到大跌眼镜,一个低成本的电影竟能赚得如此盆满钵满?很快的,国产青春电影的投拍热潮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该片也奠定了后来一众青春电影的基本套路,从剧本到演员,从制作到营销,几乎就是在模仿甚至可以说是抄袭。
2014年贺岁档,由张一白执导的《匆匆那年》以4000万的成本收获了5.7亿的票房。而口碑扑街的《栀子花开》和《何以笙萧默》等青春怀旧片,也都收获了3亿以上的票房。
此后,《小时代》、《左耳》、《同桌的你》、《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等主打青春题材的作品也都在这两年纷至沓来,口碑上有赞有弹,但票房成绩全部表现坚挺。
青春片就这样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消费”着,且统统被市场视为“刚需”产品。因为“消费”的风险很低,所以根本不用考量影片是否可能亏本,因为总会有固定的人群为其埋单。《致青春》让70后集体陷入回忆,《匆匆那年》主打80后的青春时光,《左耳》则属于85后一代。那么,《芳华》和《阳光灿烂的日子》呢?很显然,它们属于50后和60后。
黔驴技穷的不是青春,而是瞄向青春的一双双眼睛
从2016年开始,青春片的发展势头已渐呈强弩之末的态势。《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即使在人气担当吴亦凡和刘亦菲的加持下拿到了当年青春片的最高票房,也只有3.36亿;《夏有乔木,雅望天堂》、《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不仅口碑不佳,票房成绩也不理想,投资方虽然仍旧实现了盈利的目的,但这钱赚得好难也好尴尬。
《七月与安生》算是这两年口碑上乘的青春片,甚至还让周冬雨和马思纯两位小花拿下了金马影后。但青春片确实已经风光不再。用影评人的话说:“人们的怀旧情结被过度消费,当江郎才尽的时候,青春电影的尴尬也就出现了。”
印象中的青春片,应该是“那天天很好,而你正好穿了一件我很喜欢的白衬衫”的感觉,空气里都漂浮着荷尔蒙的气息,情窦初开的他羞涩试探年少悸动的她,然而梳理一下这几年来的青春电影就不难发现,初吻、堕胎、出轨、三角恋这些关键词几乎存在于每一部青春片中。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各位导演已经商量好了一样。
关于这一点,网上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段子:“眼下的怀旧青春片要被民营医院植入了吗?动不动就给无痛人流打广告!《致青春》里有打胎就算了,《同桌的你》也打胎,《匆匆那年》还打胎。这几个片子干脆改名叫《同桌打胎》、《打胎那年》好了。”
国内观众曾一度诟病韩剧中“车祸、癌症、治不好”的老套剧情,可国产青春片却在把这样的悲情套路不断搬上大银幕,甚至到了“不残酷,不成活”的地步。《致青春》中阮莞毫无预兆遭遇车祸,女主角的青春和友情也随着这“砰”的一声宣告完结。从观众的实际反应看,车祸剧情的屡试不爽,人们虽然在一边大骂着情节的老套,一边却还是会偷偷抹去流下来的眼泪。
今年热卖的《后来的我们》,又是一部延续了同样套路的青春片。尽管片中没有车祸、堕胎等狗血事件,但是对北漂生活却有刻意卖惨之嫌,让观众完全找不到认同点。不少网友甚至吐槽“国产青春片里没有我的青春”。
用来感怀的青春却没法让观众产生代入感,不少青春片都败在了这一点上。既然已经黔驴技穷,为什么还死死握着这样的怀旧梗不放呢?答案只有一个:票房。
也正是因为高票房的诱惑。让国产青春片陷入到单一的死胡同中。片中表现的都是上世纪90年代或2000年左右的校园生活,更多锁定于80后或90后的年轻观众。
至于春节档大热的《芳华》,则把青春片的定义拉向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文革期间的青春时光,也是一个“钱景”巨大的市场。而该片最大的意义,就是把平时几乎不看电影的50后、60后老年观众也拉进了电影院。正式依靠体量庞大的这部分人群,才让影片的票房成绩最终上蹿到4亿以上。
关于青春时代的有效表达,其实是可以有更多选择的
青春片除了怀旧,当然也可以表现得更接地气。但市场不敢把目光更多地瞄准90后,是因为主观臆断这一市场的消费能力并不够大。比如拍给当下90后的热片《青春派》,从口碑度上来看确实值得推荐,但其票房成绩也确实如预判的那样低迷,能够取得超过1亿的票房已算是奇迹,对投资方来说,利润过低,还不如继续主打怀旧梗更有底气。
《青春派》的故事和叙事逻辑都很简单,中国地狱式的高考以及那些无处可散的青春荷尔蒙气息,形成了两个极端。故事里的男主角并不特别,相反倒是显得有些普通。他是万千高考生的化身,身上的叛逆和对爱情的冲动也是高中生们普遍具有的特征。
青春片除了怀旧,还是要更多反映当下的现实生活。放眼世界电影市场,日本和美国算得上是青春片的“熟地”。日本的青春片类型丰富而细化,讲述纯爱的有《前路漫漫》、《恋空》等,表现残酷青春的有《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告白》等,都是表现上佳的经典作品;而美国的青春片往往只是作为一个形式,承载的是作品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比如《死亡诗社》、《美国派》、《在路上》等作品,都是反映当下青春生活的佳作。
相比之下,国产青春片还是应该发掘更多的创作素材,但前提是故事本身必须过硬。无法讲好一个故事,再多的想法也只能像是天边的月亮一样遥不可及。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