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如何看待课文“假不假”?须警惕作假的衍生品

来源:人民日报2017-04-14 08:13:46 作者: 评论数:0查看:

语文课文《爱迪生救妈妈》是“假”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与历史记载不符?日前,关于语文课文“假不假”的问题再次引起热议,事实上,一直以来,中小学语文教材的每一点“动作”,都会引发人们关注。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培养出一代代栋梁之材。不管是教材更新,还是试卷改革;不管是理念升级,还是教学方式创新,都体现了深厚基础和长足进步,值得充分肯定。但是,关于个别语文课文的争议一直没停止过。此次,面对课文“假不假”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看待?

争议来源:语文课文允许“虚构”吗?



“看到第30课的《爱迪生救妈妈》,我惊呆了,这可能是篇‘假课文’啊!”浙江省杭州市外语(课程)实验小学校长张敏在二年级班上听课时,无意中在语文书里发现。原来,课文讲的是7岁的爱迪生,为实施阑尾炎手术的妈妈“镜子聚光”,可直到1886年,才由一位美国医生第一次提出“阑尾炎”术语,那时,爱迪生已经39岁了。

近日,几个网帖给语文课文挑出不少“刺”: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根据记载,当年的洛杉矶地震发生于凌晨4时31分,教室里不可能有正在上课的学生;比如《华盛顿与樱桃树》,考古学家发现,华盛顿童年所住的弗吉尼亚州拉帕汉诺克河边,没种过樱桃树;比如插图中宋朝八品知县身着紫色衣服,按宋代服饰制度,只有三品以上才能服紫色……

那么问题来了,语文教材需要这样“吹毛求疵”吗?“教材不是美文的汇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一针见血,“教材选用课文,特别是小学语文课文,很多都是经过修改的,对选文做少量必要的改动,并非显示编者‘高明’,主要是为了适应教学需要。”

记者调查发现,选编进入语文教材的文章,改动很常见:有的是便于学生学习,将生字、生词融汇其中;有的是受篇幅所限,对原文进行缩写;有的是儿童接受需要,如删节文言文《口技》中不适宜内容等。

如果一篇课文各方面俱佳,无论是文学性、思想性还是出于教学的工具性,那么,就因为其有“不实内容”,一定要受到全盘否定吗?

不然。“小故事属于文学作品,即使有一定的想象和虚构,也是可以容许的。”温儒敏介绍,即使是争议很大的《爱迪生救妈妈》,也并非“杜撰”,“1940年美国拍摄的电影里,就有一段爱迪生救妈妈的情节,小学语文的这篇课文就是根据这些材料编写的。”

但是,另一面的声音也不小。有人指出,如果是寓言童话,虚构夸张无可厚非,如果有着真人真名、时间地点,再去虚构,难道不误导学生吗?如果孩子发现一件事的基本情节不靠谱,那么附着在此事上的道德观念,会不会也被怀疑呢?

令人欣慰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日前发表声明,表示“明年后,人教版所有旧版教材将全部更换为新版教材,新版教材没有选用《爱迪生救妈妈》等有争议的文章”。“在编写新教材过程中,编写组对选文广泛听取意见,分专题审查,涉及科技内容的选文,一律送有关领域科学家进行审查把关。”人民教育出版社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可小觑:警惕“作假”的“衍生品”

有这样一个“经典”作文题:“有一种鸟,能够飞越太平洋,而它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树枝。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飞落到树枝上休息一会儿……根据上述材料作文,不少于800字。”

故事十分动人,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有“好事者”用浮力知识,计算得出这样的结论:按照鸟1公斤重来算,那么,木头体积是2立方分米。也就是说,一只小雏鸡这么大的鸟,要衔着一根足有两块砖大小的木块,才能“飞越太平洋”。“就算小鸟衔得住,飞行时风对木块的阻力,也让这成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一个意在引发哲思的故事,需不需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很长时间以来,因为个别人缺乏常识或“想当然”,语文的课外阅读、练习题、试卷等地方,“大而化之”的地方不少。如果说不对语文课文“吹毛求疵”尚可理解,那么其“作假”的“衍生品”,比如一些教学方法乃至观念的偏颇,就不能不引起重视了。

去年,上海曾举办以“我家的传家宝”为题的小学生征文比赛,令主办方意外的是,在沪上600多所小学、逾两万名学生的参赛作品中,“外婆留了一件补了又补的旧衣服”成为相当一部分学生笔下的“传家宝”。“如今到哪里找那么多的补丁衣衫啊!”阅卷老师大跌眼镜。

学生作文“雷同”乃至“作假”,早已不是新鲜事。有媒体曾对2000多人做过调查,结果显示,90.6%的受访者觉得现在学生写作文“撒谎”多,其中,31.8%的受访者觉得“非常多”。问题究竟出在哪儿?一方面,作文教学中,老师一再强调“真情实感”;另一方面,作为生活相对单纯的学生,如果不对日常所见“拔高升华”乃至“编造夸大”,恐怕得不了高分。

有需求就有市场,现在,“作文素材”居然也成了卖点。记者随意登录一个作文网站,小学、初中、高中作文材料一应俱全,点击进入“当我遇到挫折”,立即显示出若干“段子”:遇到数学题不会做,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攻克难题;参加电子琴比赛,弹到一半忘了琴谱,脑海中响起老师的话,顺利过关……

“段子”起承转合,扣人心弦,直接“引用”,效果颇佳。可令人担忧的是,拿到老师布置的题目,习惯于背模板、记范文、搜“段子”,学生作文还有多少真情实感呢?要是“追求真实”胜过“作文效果”,是不是会更好?

现实让人感到遗憾。“我开始不同意让儿子按套路,但过了一段时间就屈服了。”北京市朝阳区某小学五年级家长陈女士告诉记者,她曾让孩子自由发挥了几次,结果考试分数很难看,“后来我们套用范文模板,分数就上去了”。

拒绝“套路”:独立思考是教育根本

一道语文连线题:“细细的小草”“青青的柳枝”,错误;“青青的小草”“细细的柳枝”,正确。4月7日,拿着孩子的语文试卷,看着被断然扣掉的两分,在媒体工作的杨女士十分无奈。“怎么跟孩子说呢?其实我觉得孩子的答案不但正确,而且很美。”

她把自己的困惑发到一个媒体人微信群里,引发了大家共鸣。有的支招,教育孩子“家里、学校‘两张皮’,知道什么是对的,但按老师标准答案来”;有的抱怨,“我有一篇小文,被收进上海试卷,结果阅读理解我都做不对”……

在一些家长不满的同时,老师也有“吐槽”。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向记者“诉苦”,她只要让学生以“我的爸爸”为题写作文,就会发现班里的学生几乎全都病了或是摔了跤,然后爸爸背着他们上医院。

“我们的语文教育在夯实基础方面成绩突出,但在塑造人格、培养志趣方面明显不够,很多孩子不具备独立观察、独立思考、独立表达的能力和习惯。”一位专家举例说,学生作文之所以出现模式化问题,和语文教学的这一特点有直接关系。

一篇课文偶有“不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遁入“套路”,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乃至习惯于“作假”。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怎么丧失的?从“细细的小草”“青青的柳枝”中,恐怕可见一斑。如果孩子们的独立思考在“标准答案”面前屡受挫折,长此以往,谁还敢“独立思考”呢?

课文“假不假”的问题,还要结合时代性来看。现在的中小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发现事实真相不费吹灰之力,面对这些学生,语文教学岂能不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课文改编,鼓励学生寻找正确答案,进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比如插图里,宋朝官员着紫衣,为什么是紫色?让学生课外拓展,使语文书里处处皆学问,不比“一认真就尴尬”好吗?

另一方面,对这些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绝不可“自说自话”,而要格外重视学生的接受习惯。假如我们为孩子们虚构出一件完美的“真人真事”,并力图使其信以为真,万一被识破,教育引导效果恐怕只能适得其反。

有专家还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别让“标准答案”成了孩子创新、思辨能力的“磨刀石”,这不仅是提升语文能力的需要,更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分享到:

  • 感动 0%
  • 路过 0%
  • 高兴 0%
  • 难过 0%
  • 愤怒 0%
  • 无聊 0%
  • 同情 0%
  • 搞笑 0%

    ahtv.cn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电子邮箱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

    皖ICP备11010175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204051 新闻备案号:皖网宣备070010号

    Copyright ? 2016 安徽网络电视台

    网警110报警服务?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暴恐音视频举报专区 互联网信息举报电话 纪检监督电话

    皖公网安备 340100020000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