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原因恐怕还在于管理部门“九龙治水”、政府安全责任缺失、审批把关不严、监督检查不到位。做好城市基础建设,又何尝不是一种效率颇高的投资?
一个靓丽的身影“消失”在那条熟悉的路上,一个鲜活的生命“坠落”在那个年久的“深渊”。8月1日,郑州中原路出现大面积塌陷,34岁的张帆不幸坠落塌坑,随后失踪。8月7日,失踪了136个小时的张帆,在距离地面13米的地下防空洞被找到。
当看着这位爱美的姑娘最终满身泥土被送往殡仪馆时,伤感、愤怒、期望奔涌迸发,脑海里却仍然盘旋着那几个老问题:为什么城市在强降雨面前,变得脆弱不堪?为什么郑州的道路会“塌塌不休”?两年塌方超40次,为何见不到曾经排查隐患、综合整治的效果?非得再次以鲜血为代价,才能敲醒责任“犯困的神经”、克服治理“短视的目光”?
要知道,灾难从来不是“假想敌”。它总是在政府部门“打瞌睡”时埋下隐患的定时炸弹,总是在人们防范松懈时让你付出惊人的代价。从张帆的悲惨遭遇,到“电梯惊魂”“下水道吃人”,再到“电线坠落”“楼房垮塌”……类似的安全事件一再发生,带来严峻的治理考验。表面上看,有投资不足、规划不当、标准偏低等技术层面的原因,而根本原因恐怕还在于管理部门“九龙治水”、政府安全责任缺失、审批把关不严、监督检查不到位。
生活在城市,却因基建的脆弱而需要战战兢兢地防范意外,折射出政府在回答“城市为谁而建”问题时的理念偏差。一些地方对有财政贡献的“投资项目”青睐有加、快马赶工,却对民生工程重“面子”轻“里子”,往往说起来优先,做起来排后。实际上,做好城市基础建设,又何尝不是一种效率颇高的投资?有经济学家测算,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1元,可以创造1.9元的国民收入,而且还能拉动投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这难道不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更好的抓手吗?
维护城市公共安全,地方执政者不能满足于应急之策、习惯于脚痛医脚,而要改变造成悲剧的真正源头。当前,许多城市就像患了虚症的壮汉,地面光鲜亮丽,地下炎症不断,平时只顾颜值担当,出了状况常以非常措施救急,而强身健体的根治之策却被一再搁置,直到病入膏肓、积重难返。因此,我们总是看到这样的“循环”:出了人命才高度重视,媒体曝光才协调出动,上面检查才突击应对,而隐患却依然存在。也许,只有改革政绩考核、强化督查问责,才能迫使城市管理者重新评估治本的价值。
有人说,对于一个13亿多人口的国家,安全的防线实在是太长了,比长城还长,谁也不能保证它的每一块城砖都是坚实的。诚如斯言,但这不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吗?政府部门不能总是对过往教训“复习再复习”,而对现实隐患忘了“预习再预习”。只有像习近平所强调的,“坚持标本兼治,坚持关口前移,加强日常防范,加强源头治理、前端处理”,才能以最严的尺度,用最苛刻的标准,取得治本之效。